劇情簡介
在了解傾斜攝影單體化的作用和方式前,我們先來了解下,什么是單體化。
單體化指每一個需要管理的對象,都是一個個單獨的、可以被選中的實體,可以附加屬性,可以被查詢統計等等。
過去,人工建模把每一實體(樹木、建筑、甚至樓層)制作成單獨的模型,這種單獨建立的模型,本身具備對象化管理的條件,不需要單體化。
近年來,隨著傾斜攝影自動化建模技術的發展,由于傾斜攝影自動化建模機制,使得所建立的實景模型是一張區域的“表皮”,無法對三維模型中的對象進行單獨選中和管理,也無法進行屬性查詢和空間查詢等GIS操作,降低了三維數據的價值和實用性。
為了讓傾斜攝影模型單體化,下面介紹四種傾斜攝影單體化的方式。
1.矢量切割單體化
矢量切割單體化是一種最直觀的思路,即用建筑物、道路、樹木等對應的矢量面,對傾斜攝影模型進行切割,從物理上把連續的三角面片網分割開,實現單體化。矢量切割單體化從物理意義上,把連片的模型真正分割開來,再對分割后的模型進行管理和操作。
2.疊加配套矢量面
利用與傾斜攝影對象配套的二維矢量面為用戶提供類單體的實用表達與操作體驗,實現了對象化的表達與操作,打通了傾斜攝影模型與二維矢量面之前的二三維一體化通道,即矢量疊加單體化。
3.ID單體化
利用三角面中每個頂點額外的存儲空間,把對應矢量面的ID值存儲起來,即一個建筑所對應的三角面的所有頂點,都存儲了同一個ID值,從而實現在鼠標中選擇這個建筑時,該建筑可以呈現出高亮的效果。
4.模型重建單體化
以連續傾斜攝影數據為基礎數據源,進行人工干預。將建模成果導入軟件進行精化編輯,通過模型重建在原有場景上達到分離效果,實現模型單體化。
傾斜攝影單體化方式具體要如何實現?
下面,以模型重建單體化為例,為大家介紹模型重建單體化如何實現。
目前,模型重建單體化一般是利用Dp-Modeler傾斜攝影三維建模軟件進行。傾斜攝影三維建模軟件DP-Modeler是一款集精細化單體建模及Mesh網格模型修飾于一體的新型軟件。通過特有的攝影測量算法,支持航測影像、無人機影像、地面影像、車載影像、激光點云等多數據源集成,實現空地一體化作業模式,有效的提高三維建模的精度及質量。
Dp-Modeler傾斜攝影三維建模軟件優勢和功能介紹:
軟件優勢
1.可控性
自主三維圖形建模內核,可不依賴第三方軟件直接作業;
2.多樣性
多源數據(航測、無人機、地面、車載影像、DEM、DSM、 DOM、點云等)集成與管理;
3.兼容性
支持主流傾斜影像處理軟件( ContextCapture、Photomesh、 街景工廠、DPsmart 等)的空三及實景模型成果直接引入;
4.流程性
支持超過一億像素的影像無縫調度;
5.高精度
空地一體化建模,得到測圖級精度三維模型;
6.高效性
支持自定義快捷鍵,快速完成模型單體構建;
7.自動化
支持一鍵式紋理自動映射及公共紋理庫;
8.易用性
簡單易用、學習成本低;
9.擴展性
支持與設計軟件聯機作業;
DP-Modeler-max插件式聯動
10.采集方式
多種模型采集方式,支持單張影像模型采集。
軟件功能
1.精細化三維建模功能
直接在傾斜影像上進行交互式單體化建模,對任意表面進行推拉、編輯、調整,快速完成模型的構建;自動檢索多角度影像,一鍵式紋理自動映射。創新的多源數據管理,集成空地一體數據,能有效彌補航空影像對于底商,立面,城市部件等信息的缺失。
單體化流程圖
2.模型修飾功能
針對第三方軟件自動建模成果進行精修,例如建筑變形部分(結構破損、變形,紋理拉伸、缺失、色彩不均等)、懸浮物刪除、丟失部件還原等,得到精細化的單體模型,滿足后期三維GIS應用的要求。
修飾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