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農業機械化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我國十分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自2004年起,累計投入農機購置補貼2700億元。我省自2005年起,累計投入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2.35億元,省財政配套補貼資金1.0575億元,拉動農牧民投入30.317億元,受益農戶24.1981萬戶。截止“十三五”末,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491.41萬千瓦;各類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擁有量26.6萬臺,配套機具34萬臺,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4.96%。其中小麥、青稞、小油菜、牧草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超過90%;馬鈴薯和雜交油菜的綜合機械化率略低,分別達到65.92%、70.59%;其它如玉米、蠶豆、蔬菜、中藥材以及枸杞、藜麥等經濟作物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依然在低位徘徊,畜牧業機械化水平發展滯后。農機化還存在許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近年來,農機推廣部門在省農業農村廳、科技廳等有關部門支持下,加強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和自主研發,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瓶頸制約,解決了部分作物、部分生產環節“無機可用,無好機用”困局。在枸杞、藜麥、蠶豆、玉米、胡蘿卜等作物的機械化生產技術和配套機具引進和研發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算”,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新技術新機具推廣步伐加快,機械化生產水平有望進入穩步提升格局。